新技術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氫燃料
來源:PUWORLD
USC Viterbi研究人員與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(NREL)的合作伙伴,致力于將二氧化碳(CO2)轉換為碳氫燃料和可用材料的技術。
研究小組發(fā)現(xiàn)了一種金屬碳化物納米粒子(碳和金屬的化合物),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。首次可以在低溫下持續(xù)生產顆粒。
這意味著這些顆??梢砸怨I(yè)規(guī)模生產,成本低廉,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最小,為減少世界溫室氣體的排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。
南加州大學Viterbi分校莫克家族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系教授Noah Malmstadt與NREL的Frederick G. Baddour和南加州大學化學教授Richard Brutchey合作。他們的工作發(fā)表在《美國化學學會雜志》上。
Malmstadt說,該項目的目的是捕獲來自煙道等排放源的碳排放,然后將其轉化為可用的燃料,而納米顆粒則充當催化劑來促進反應。
“簡單來說,我們正在將二氧化碳從碳氧鍵轉變?yōu)樘細滏I。也就是說,我們正在將二氧化碳重新轉化為碳氫化合物?!?/p>
碳氫化合物是基本燃料。人們可以將它們轉變?yōu)槿剂匣瘜W品,例如甲烷或丙烷。或者也可以將它們用作化學合成的基礎,制造更復雜化學物質?!?/p>
他說,碳氫化合物也是“原料”化學物質,有可能被用于制造其他碳基材料,因此碳排放可以轉化為制造消費品以及碳氫燃料的材料。
Malmstadt說,到現(xiàn)在為止,制造催化劑顆粒的過程都是非常耗能的,這使其成為轉換碳排放量的不切實際的解決方案。碳化物是通過將材料加熱到高于600攝氏度的溫度的過程生成的,該過程使控制顆粒的尺寸變得困難,這影響了它們作為催化劑的有效性。
他還說,相比之下,研究小組使用的是微流體反應器工藝。這是一種非常小的化學反應器,具有最小的環(huán)境足跡。這意味著可以在低至300攝氏度的溫度下進行反應,從而產生更小,更均勻的顆粒,這使其成為將CO2轉化為碳氫化合物的理想選擇。
“我們正在使用綠色化學方法可持續(xù)地生產這些顆粒,” Malmstadt說。
他說:“化學反應器系統(tǒng)在小于一毫米的通道中運行,與傳統(tǒng)的反應器相比,具有許多優(yōu)勢,特別是在制造非常均勻且質量很高的材料方面?!?/p>
Malmstadt說,所得的納米粒子具有非常高的表面積/質量比。因此,對于催化劑中的每種金屬,人們將獲得更多可以進行化學反應的活性表面積?!?/p>
他還說,可以將反應過程與超級計算機隨時間演變的方式進行比較。如何將它們安置在大型實驗室中,并需要巨大的存儲庫和高能耗的冷卻系統(tǒng)。相比之下,當今的分布式或基于云的超級計算機系統(tǒng)僅僅是并行運行并共享資源的標準計算機的網格。
Malmstadt說:“因此,采用這種方法來擴大化學生產規(guī)模將是相同的思路。與其使用大型化學反應器,不如使用很多這樣的毫流體反應器,將它們并行運行即可。與碳化物納米顆粒的大規(guī)?;瘜W反應器生產相比,該工藝還可以節(jié)省大量成本?!?/p>
“這為擴大化學反應的規(guī)模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方法,并且從能源使用的可持續(xù)性,以及生產這種材料的工時的角度來看,這些毫流體方法比傳統(tǒng)途徑制造化學藥品更加省錢?!盡almstadt說。